admin 2025-11-05 10:22:26 美食推荐榜单

【原】记2019GMA广州魔术交流会

广东这个地方,总让人有所期待,待越久,越迷人。

如果说活力和年轻是深圳的名片,那文化与底蕴就是广州的代名词。

这次5.24-5.26的GMA大会,意外地成了我的一次寻梦之旅。

这次大会举办方应该是粤港澳地区的杂技魔术的官方组织,科班出身,和我之前在天津看了6年的北派魔术古彩戏法不一样,这边无论参赛选手还是嘉宾阵容,都显得更加活跃和多元,就像两边干燥和温润的气候差别一样,也体现在两地艺术文化的区别上。

还记得快10年前,刚上大学安顿好以后第一个周末,就一个人兴致冲冲地跑到天津鼓楼去找郭玉文老师。不为别的,总之就是想见一面以了却心愿,就是少女追星终于可以见到偶像的那种感觉。我在家里那一堆压箱底的魔术书籍,光盘中有一本《快乐魔术》就是郭老师的,虽然已经不太记得中间有哪些魔术了,但那份感觉终身难忘。

来深圳以后,两年多来工作的强度让我处在了有史以来的魔术最低谷,我像一个要退役的运动员,马上就要丧失自己赖以生存的本领那样浑身难受,也舍不得。以前信手拈来的魔术表演,流程,就好像用胶水粘着的纸片,慢慢地失效,分离飘散了。总之,太长时间不变魔术我就浑身难受,好像心中的灯塔将要熄灭。

偶然机会参加了Kiko Pastur的广州讲座,偶然开始写了第一篇数学魔术文章,偶然重启了MatheMagician这个公众号,点燃了心中火苗,一切都像心流一样迸发着,流淌着。看似一切都没有计划,一切又都井井有条。

发现以前那个熟悉的“南京潇冠”这个名字在一点魔术上发的文章,在离公司不到2KM的距离有Penny开的魔术酒吧,并且看到Shin Lim视觉化和胡凯伦爆炸的流程以后,那个惊讶,热爱,痴迷于魔术的我,似乎又回来了。我应该几年没有体验这感觉了,在以为它即将散去时,再一次出现在了我的生活里。

再也压不住这颗种了快20年的种子了。

GMA这次的嘉宾说不上国际大会那样重量级,但是也集结了粤港澳地区老一辈和新生代的很多大师,可谓是惊喜连连。

图1 大会正门

图2 大会观摩证

遗憾的是不小心把介绍花名册在第二天弄丢了,不过说来,能够记起来的才是真正喜欢的部分吧!

5.25

开幕式没有能够赶到参加,直接第二天去到大会签到,看了下午胡凯伦和Eric老师联合讲座,以及Albert和赵正明的分享,还有晚上的舞台组表演。

图3 胡凯伦和Eric讲座

图4 Albert讲座中

一个魔术师,或者一个普通演员,其实能够曝光在大众面前的机会是很罕见的,别看可能每天都在外面露脸,但是每个普通观众也好,爱好者也罢,决定是否喜欢你也许只有那几分钟的印象。胡凯伦的名气早有耳闻,不过就上次在The Faro酒吧见到以及这次讲座看来,真是名副其实,那种对魔术的痴是最让我敬服的地方,撕牌角还原的效果我亲身上台参与,那强有力的表演居然第二次震撼到了我,上一次有这感觉还是看Shin Lim那套流程的时候。直到他教完,我还在回忆,明明是我撕的牌啊,在我手上拿着啊,怎么会???

原来,表演,而不是方法,还可以比我想象地做到更多。

Eric的话,以前在大魔竞等节目中看到时就是那副牛逼哄哄的样子,现场看还真就是这等风格。毕竟老前辈了,听了他的夜店故事,这老江湖的感觉,大概就是了吧!

到Albert,也是以前在大魔竞这些台湾节目里的印象,和Eric同门的魔术世家,应该在香港同行心中像是活化石一样的存在吧。讲了一些舞台方面的表演技巧,无奈基础实在太差,听一听感受下这等风范就好了。

可是今天让我感触最大的还是下面这个合影。

图5 我和杨杰老师

说实话这次我强烈意愿想来还就是想见见杨杰,和刘谦一样的我儿时的偶像。当时在湖南公共频道魔星高照节目,每周六晚7:30雷打不动,街头魔术秀,名人变魔术,超能魔术,一个个好不过瘾。也是从那时起,在没有回放,仅看电视的情况下,扒下了double lift,elmsly count,riffle force等一系列手法,当然最后一个魔术教学环节更是一个都没落下,每一个都图文并茂用最好的本子做笔记,而且马上找爸妈实战演练,需要做道具就做好道具,准备下周一去学校里露一手。每一份资料,道具我都整整齐齐放在一个箱子里,直到塞不下,再下一个。

儿时印象极深的一件事是在当时刘谦杨杰在魔星耀三湘活动中竟然来到了我所在的湖南长沙长塘里小学录制!全校同学围坐在操场上看表演!当时还要到了没有现在这么出名的刘谦的签名,他在操场中央演完消失的水以后我差点把煤渣球场刨了个坑!遗憾的是最后魔术教学录制没有选到我们班去参加,那几天上课也都完全心神不宁,看到最后在魔星高照里播出后更是嫉妒万分。

还有就是,三年后魔星高照停播,每周雷打不动的希望没有了,那份失落现在还记忆犹新。后面陆陆续续看了大魔竞,金牌魔术团,还有后面的超凡魔术师,都不错,但是,魔术和爱情一样,轰轰烈烈的机会,可能只有一次。

合影时候,看到他满头白发,再看看早已步入职场的我,仿佛回到了20年前,也同时知道,再也回不去了。

舞台组比赛的节目还是很专业和精彩的,坐在第一排看得很清楚,但是,可能还是痴迷于近在咫尺的奇迹,所以,并没有那种震撼吧。

图6/7 舞台比赛中

结束以后,又拍到一张充满追忆的合影,对如仙古丽老师的印象,还在10多年前央视二套的魔术训练营节目,一些舞台表演,绳子逃脱,海绵球的启蒙应该就是从这里开始的。如今她年近50还依然这副仙女模样,实在佩服!

图8 我和如仙古丽老师

后面就是结束之后的交流和道具展,嗯嗯,看到了一些本不知道的秘密,有很多新奇的见闻,比如下面这条鱼:

图9 年年有余道具

还有同归于尽杯:

图10 同归于尽杯

5.26

第二天的近景比赛感觉精彩多了,很多杯球,情景剧或是扑克类的表演都十分到位和流畅,又上去配合了一位选手的扑克表演,他好像有点紧张,不过祝他好运啦,我是最棒的托~

图11/12 近景比赛中

下午李泽邦和火娃老师的讲座给了我一个完美的结尾。

图13 李泽邦一球变四讲座

昨天Albert舞台讲座我还有点懵,今天听了这个公认的一球变四专家的表演和解释,顿时又爱上了这个梦幻而艺术的舞台,虽然可能我不在再时间联系这种高难度流程了,但是还是给我打开了一扇门,舞台魔术真美!李泽邦真棒!

有幸又在讲座中当了一回托,增长了很多舞台(托)的经验,算上凯伦和选手两次,幸运地三次上台当托也是没谁了,有图为证(感谢组委会的官方稿,我竟然两次上榜):

图15 胡凯伦表演撕牌角魔术

图16 李泽邦讲座中